十年锻造,铸就世界文旅品牌 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十年回眸
风景如画的西陵峡风景区
宋金戈 摄
当倒计时的钟声穿过奔腾的长江,宜昌又一次站在了接续奔跑的起跑线上。
手握第十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接力棒,我们心潮澎湃。十年同舟,无论是主导者,还是参与者,在这以联盟为名的集结中,都成了最终的见证者、收获者。
回眸历史,这一场跨越地域的品牌联动里,擦亮的不仅仅是长江三峡品牌,还有携手并进的初心守望。

历史的影像回放十个年头。早在2010年以前,以“三峡国际旅游节”为品牌的节庆盛事,已经在长江中上游绽放了十余载的辉煌。
在这场历久弥新的“城市秀”里,相隔 640公里的鄂渝两地,长期分别以“重庆”“宜昌”各自“冠名”三峡国际旅游节。重复办节背后,共同的三峡资源被分割为两个不同市场,长江三峡旅游品牌整体形象难以树立。
思君不见,同饮江水。对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的鄂渝两地而言,“共同打响长江三峡这块金字品牌”在多年的交流协作中,已逐步达成共识。

灵幻的舞台设计和别出心裁的舞蹈编排
震撼了现场
第一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面对长期以来不温不火的三峡游境况,2009年5月,在原国家旅游局支持下,重庆市与湖北省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的协议》,首次提出建立两省市轮值制度,通过渝鄂合作共同为长江三峡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宣传促销活动,提升三峡旅游形象。
合作的第一步就是结束两地分头办节的历史,改由两省市轮流举办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自此,“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这个超级IP应运而生。

雄壮的川江号子,感受川蜀人民的豪情
第一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2010年4月22日,沐浴着荡气回肠的《长江之歌》,第一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重庆人民大礼堂拉开序幕。
为期4天的旅游盛会上,渝鄂首次联手共推三峡旅游,多场文艺演出和国内旅游交易会,吸引了上万名中外宾客的目光。

传统的戏曲表演
第一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两地签署了区域旅游合作备忘录,计划共同编制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规划,围绕深化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加快旅游要素在长江三峡区域间合理流动以及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等重大议题做了深入探讨。
合则兴,兴则美,美则壮。兄弟齐心之下,高峡平湖的壮美诗画,正顺着奔腾江流,跨越巴山楚水,款步走到世界眼前。

翻阅十年画簿,无论是隔空喊话还是倾情互动,每一次盛会都成为两地丰富壮大三峡旅游的大型代言。2011年,260米长的“盛世三峡中国龙”在烟雨空蒙的三峡大坝脚下精彩亮相。轮流“坐庄”办节后的宜昌首秀,惊艳了世界的目光。

李小龙扮演者陈国坤与“中国龙王”王玉玺
现场展演“盛世中国龙”
第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现场

三峡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研讨会
专题报道

终点万州北站
图片由记者邹飞 摄

百名艺术家联名倡议海报
保护长江 关爱三峡 让母亲河永远美丽
悠悠十载,这场节庆接力,已然从单纯的品山论水,发展为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全民文旅盛会。
西陵峡秀美风光
宋金戈 摄
底蕴更加深厚。两年前的第八届长江国际旅游节,把开幕式舞台搬进5A级景区三峡人家。那飞跃青峰碧水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那穿透时光屏障的阵阵巴人号角,让沉淀千年的宜昌文化底蕴,在观者心中一次又一次回响。

第八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
开幕式演出以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
巴王古寨为主背景
李风 摄
品牌更加多元。2013年,第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和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三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三节”联办,同台竞放。自那时起,节庆从最初单纯的以旅论道,逐步演变为一场集文化、旅游、艺术、民俗、美食等于一体的全民大联欢。

第三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闭幕
你慕我幽峡百里、奇峰三千的宜人风光,我叹你错落有致、云轻雾重的山城风情;你赞她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历史人文,我颂你世外桃源、福地洞天的绝美胜景。
柴埠溪大峡谷风光
摄影:卢舒(五峰旅游签约摄影师)
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曲,奏出的是比肩共进的和谐旋律,唱出的是抱团发力的希望强音。
鄂渝共护生态长江共推壮美三峡共创世界名片
开幕式现场 杨舒然 摄
红利不止于此。自2010年就开展的鄂渝轮值主席会议,连年签署“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备忘录”,约定通过强化品牌营销、制定奖励政策、完善联合执法、推动区域内规划编制、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等举措,深入推进合作,共谋发展,把长江三峡培育成国际黄金旅游带。
成效不言自明:协议签署以来,鄂渝两省市以统一口径、统一品牌、统一形象,携手在境内外开展了多次长江三峡旅游产品营销,“长江三峡”这一旅游金字招牌愈擦愈亮。
“不打价格战,共推三峡游”——两地不定期开展区域旅游联合执法,打击非法低价游,形成价格联动机制,为三峡游发展保驾护航。

交运长江*夜游
协作之下,覆盖航空、陆路、水运的系列旅游产品渐次勃发,在寻找“诗与远方”的道路上,两地市民游客有了更多优选。
携手并进,黄金水道里的黄金线路,正在释放无限魅力与“钱力”:2018年,长江三峡区域接待游客33004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2748亿元,增幅明显。两地不断谋求合作新方式、新机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客源互通、市场互动、资源互享。
步伐从未止歇。随着长江旅游带联盟成立,合作半径已跳出鄂渝,东至上海,西抵西藏,三峡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从“线”向“片”整合,立体大交通格局轮廓已现,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羽翼渐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