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锐柜员识破“无声求助”,警银联动戳穿“假公安”骗局
一通无声的视频通话,一张传递危险的纸条,一次争分夺秒的拦截。近日,湖北银行宜昌伍临路支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诈“攻防战”。银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职业警觉和高效的应急处置,成功识破电信诈骗陷阱,为客户避免了52万元的经济损失。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一通无声的视频通话,一张传递危险的纸条,一次争分夺秒的拦截。近日,湖北银行宜昌伍临路支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诈“攻防战”。银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职业警觉和高效的应急处置,成功识破电信诈骗陷阱,为客户避免了52万元的经济损失。</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6月27日,一名年轻女性客户神色紧张地来到伍临路支行,要求办理52万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及转账业务。在柜员按规定询问转账用途和收款方信息时,客户并未直接回答询问,而是悄悄递进一张纸条,上面询问着有关银行卡冻结等敏感问题,并示意自己“不方便说话”。这一反常举动立刻引起柜员警觉,随即向后台寻求协助。</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会计主管迅速上前了解情况,发现客户正与他人进行手机视频通话。通过写字交流,银行工作人员判断客户可能遭遇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且手机已被远程控制软件接管。为防止客户资金被转走,会计主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联系反诈中心通报线索、请求支援;另一方面拨打110报警,并安排柜员紧急关闭客户银行卡非柜面交易功能,切断资金转出渠道。</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几分钟后,辖区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和劝阻下,客户终于从骗子的精神控制中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精心设计的骗局: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其个人信息,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其配合“秘密调查”,并发送伪造的“通缉令”“案件编号”等施压。在骗子诱导下,客户下载了远程控制软件,导致他行账户4万余元已被转走。幸运的是,在银行与警方的共同努力下,52万元巨额资金得以保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此次成功拦截诈骗案件,得益于一线员工日常扎实的反诈培训和敏锐的风险意识,以及警银之间高效的联动协作机制。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员工反诈培训,优化业务流程,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守护好客户的“钱袋子”。同时呼吁广大市民增强反诈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湖北银行宜昌分行供稿 通讯员:董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