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志愿服务队沿九八抗洪线路开展研学
7月8日,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长江赤浪”志愿服务队与艺术教育学院“安澜先锋”志愿服务队抵达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正式启动九八抗洪线路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艺路同行抗洪线 盛夏执笔写担当”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史料研学和口述历史访谈,深入挖掘抗洪精神的时代内涵,以画笔书写时代担当。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7月8日,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长江赤浪”志愿服务队与艺术教育学院“安澜先锋”志愿服务队抵达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正式启动九八抗洪线路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艺路同行抗洪线 盛夏执笔写担当”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史料研学和口述历史访谈,深入挖掘抗洪精神的时代内涵,以画笔书写时代担当。</p>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7/10/e2c08557-3d74-4a17-bacd-3f93d74189e8.png" alt="824d62c7-c4c0-4d79-86e6-2aaf51df91ca.p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在公安县文体中心“抗洪精神”主题展馆,师生们通过详实的史料、实物及影像资料深入考察了长江流域特别是1998年公安县人民与洪涝灾害抗争的历史沿革。展馆以“历史溯源-重大事件-精神传承”为叙事主线,全面呈现了抗洪精神从历史积淀到新时代传承的发展脉络,生动再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壮阔历史画卷。</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活动中,师生们参加了由荆州市长江河道局公安分局组织的抗洪英雄访谈会。湖北省“抗洪抢险个人一等功”获得者李同斌等四位亲历者分享了他们的“九八记忆”。李同斌先生以荆江分洪区抢险经历为例,再现了“万名官兵血肉筑堤”的雄壮场景;王熊华先生则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当年堤防巡查的关键作用;李文远和高世军先生分别从军民协作和生态变迁的角度,阐释了抗洪精神的多维价值。</p>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7/10/4c9c863f-8b73-48f2-927e-e28f793e1fa4.png" alt="c628af63-744b-428a-8b81-e434592892cf.p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访谈会上,师生们与英雄们深入互动,围绕抗洪精神的当代转化等话题展开探讨。李文远先生特别强调:“抗洪精神需要年轻一代赋予新内涵,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湖北美术学院钟鸣教授表示,将组织师生为抗洪英雄画像,通过艺术创作再现抗洪场景,让抗洪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p>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7/10/486f2778-139f-4964-a9a7-bcb63253fb10.png" alt="62abaa3b-5dc2-4230-a4a4-d2617b9d650a.p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作为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通过在公安县的现场参观与面对面访谈,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九八抗洪精神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激发了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意志,发扬了扬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实践品格。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性地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志愿队在后续实践活动中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挖掘抗洪精神的当代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与艺术创作的深度结合。(通讯员:沈原羽、林姝静、施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