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开设“社会认识论”公选课 助力学生拓展知识视野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名为“社会认识论” 的公共选修课,旨在系统培养学生批判性与系统性思维、提升跨学科研究与国际视野,从而形成对社会现象的科学认知力和价值判断力。该课程的开设,是学校在通识教育领域的又一次积极探索,获得了学生们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名为“社会认识论” 的公共选修课,旨在系统培养学生批判性与系统性思维、提升跨学科研究与国际视野,从而形成对社会现象的科学认知力和价值判断力。该课程的开设,是学校在通识教育领域的又一次积极探索,获得了学生们的广泛关注与好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9/18/3d953c8a-06bb-400e-a4c2-f4e7a0691602.png" alt="图片4.p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第一讲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主任、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主席欧阳康教授担任主讲教师。课程围绕“社会认识论导论——历史、现实与未来”展开。正式授课前,欧阳康对选课和旁听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开设“社会认识论”课程的核心目的、重要意义、教师团队以及十大主题之间的内在逻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课程负责人董慧教授介绍,“社会认识论”全校公共选修课本学期将由六位老师共同完成,聚焦当代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如社会速度、认识分歧、社会时间、机器社会和社会交往等进行专题式教学,希望学生不仅能掌握抽象的理论,更能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对社会的复杂现象有更加深刻的洞察。</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据了解,“社会认识论”公共选修课一经推出,便吸引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报名。在参与课堂的学生中,既有社会学、新闻与传播学、哲学等专业的同学希望深化专业知识,也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渴望拓展人文视野。来自生命学院的杨同学表示:“这门课让我跳出了专业思维的局限,学会了从认识论的角度审视专业知识,对我理解当今社会的变革很有帮助。”</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刘金仿表示,学校始终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社会认识论”课程在推动学科交叉与教育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示范性。未来,学校将根据学生反馈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通识教育资源。</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此次 “社会认识论”公共选修课的成功开设,不仅丰富了华中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也为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课程的深入推进,也有望培养出更多具有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视野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华中科技大学供稿 通讯员:周永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