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让红色档案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近日,由十堰市委办公室(档案局)、市档案馆联合团市委、市少工委等单位主办的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圆满落幕。该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通过自身视角挖掘、讲述十堰地区红色档案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增进青少年对档案价值的认知和对家乡的热爱。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近日,由十堰市委办公室(档案局)、市档案馆联合团市委、市少工委等单位主办的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圆满落幕。该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通过自身视角挖掘、讲述十堰地区红色档案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增进青少年对档案价值的认知和对家乡的热爱。</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吸引了全市各县市区300余名青少年踊跃参与。他们深入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大坝景区等地,查阅档案史料、采访历史见证者,最终创作并提交了108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微视频作品。经专家评审,27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获奖作品不仅生动呈现了十堰的红色历史,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传承革命精神、心系家乡发展的责任担当。</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在郧西县档案馆,柳林小学学生詹世轩深情讲述了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郧西时留下的珍贵传单《什么是红军》的故事。这份全国唯一存世的红军传单,入选全省首批档案文献遗产,成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的重要档案支撑,詹世轩的讲述传递出革命年代的信仰力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9/19/534a1c87-6a58-4a6c-8aa8-1a513647b0be.png" alt="图片1.pn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詹世轩讲述《一张传单 一生信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学生朱子百韵在红三军司令部旧址,讲述了均县英雄纪大纲的英勇事迹:当年,纪大纲率队突袭敌人,其勇猛受到贺龙高度赞扬,他的故事是革命先辈无畏牺牲精神的生动写照;丹江口市实验小学胡先科在市档案馆发现并解读了《均县金库飞机捐款数目表》。这份珍贵账本记录了上世纪40年代物资匮乏时期,均县人民倾力捐款购买飞机支援抗日前线的感人壮举,体现了军民同心、共御外侮的深厚爱国情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9/19/1fb1e675-1acf-499a-a0d5-e4910782f6c4.png" alt="图片2.pn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张林晏讲述《珍贵借条背后的故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茅箭区东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重要拍摄点。市二中学生张林晏在此讲述了中原突围时期,村民倾囊相助支援部队、战士们留下借条的动人“军民鱼水情”。这些入选第二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的借条,是军民团结、共克时艰的永恒见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活动中,丹江口市的贺婉如化身“守水护水小卫士”,讲述了自己积极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经历,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践行“守一泓清水,代代相传”理念的实际行动。天津路第二小学许沐果在东风汽车博物馆,借助《第二汽车制造厂日志》,讲述了二汽建设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故事,折射出十堰“大山里的深圳”特有的开放包容与改革创新精神。</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武当山、青龙山等文化地标也进入青少年视野。特区草店小学周靖沂以童趣语言解读了武当山玉虚宫前12座明代赑屃圣旨碑的历史,引发对武当文化的思考。郧阳区柯雨欣则带领观众走进青龙山恐龙蛋博物馆,探索汉水流域恐龙诞生的奥秘,感受十堰大地的神奇与厚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此次“红领巾读档人”活动,不仅让青少年深入学习家乡历史文化,显著增强了档案意识与家国情怀,更让宝贵的红色基因与历史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活动的成功经验,为十堰市今后深化红色资源开发、赓续红色精神、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十堰市委办公室<档案局> 供稿 通讯员:詹浩)</p>